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征保護范圍的確定
1905-07-09
摘要:
我國關于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征并沒有采用“周邊限定主義”以及“中心限定主義”,而是根據我國專利撰寫、保護等水平的現狀,采“折中主義”學說,反對將授權確權程序中直接認定“包含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征的權利要求覆蓋了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有能夠實現所述功能的實施方式”的觀點,結合說明書以及附圖的內容,以“一基本、兩相同”為判定原則,并考慮實現其功能必不可少的技術特征。
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征歷來受到專利授權確權以及侵權訴訟當事人、審查員、法官的高度關注,甚至至今存在爭議。如何厘清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征保護范圍,將成為專利侵權訴訟中指控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落入涉案專利的重要步驟,成為各方當事人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專利授權確權程序中涉及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征的審查
專利法第26條第4款規(guī)定,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具體是指權利要求應當得到說明書的支持。也就是說,權利要求書中的每一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應當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從說明書充分公開的內容中得到或概括得出的技術方案,并且不得超出說明書公開的范圍。
在撰寫權利要求的過程中,專利代理人通常根據說明書記載的一個或者多個實施方式或實施例進行概括。因此,權利要求的概括應當不超出說明書公開的范圍。如果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合理預測說明書給出的實施方式的所有等同替代方式或明顯變型方式都具備相同的性能或用途,則應當允許申請人將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概括至覆蓋其所有的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的方式。
對于用上位概念概括或用并列選擇方式概括的權利要求,應當審查這種概括是否得到說明書的支持。如果權利要求的概括包含申請人推測的內容,而其效果又難于預先確定和評價,應當認為這種概括超出了說明書公開的范圍。因此對于含有功能性限定的特征的權利要求,應當審查該功能性限定是否得到說明書的支持。
審查指南規(guī)定:對產品權利要求來說,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功能或者效果特征來限定發(fā)明。對于權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征,當專利審查員經過實質審查最終授權的權利要求而言,根據權利推定有效原則,應當理解為包含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征的權利要求覆蓋了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有能夠實現所述功能的實施方式。
二、專利侵權訴訟程序中涉及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征的認定
根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的規(guī)定: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而面對涉及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征的保護范圍問題,卻出現諸多爭議。
關于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征,目前僅有兩項司法解釋可供依照:(1)根據2010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司法解釋一”)第四條的規(guī)定:對于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征,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內容。(2)根據2016年4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司法解釋二”)第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與說明書及附圖記載的實現前款所稱功能或者效果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征相比,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技術特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被訴侵權行為發(fā)生時無需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夠聯(lián)想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相應技術特征與功能性特征相同或者等同。